WFU

網站頁籤

2018年11月21日 星期三

爸,晚安

深藍色洋裝、黑襪、黑鞋,今天我送爸爸走了最後一程。

雖然沒有公祭,但是有幾位爸爸的朋友自己打電話到殯儀館問了時間來上香。

在他們心中,我爸是美好的吧!

2018年11月20日 星期二

我爸過世了,星期天的時候...

我爸過世了,星期天的時候...

最後一通電話是楊先生接的,我爸拒絕了叫救護車的提議。後來,里長打電話來,我很害怕... 警察打電話來,我很害怕... 直到醫院打電話來,我知道自己不用簽「放棄急救聲明」,我才過去...
據說,我爸的朋友叫了救護車去他家... 據說,救護車到他家時沒人應門... 據說,他們找鎖匠開鎖進去時我爸已經昏過去了... 據說,電擊後只剩殘餘神經反應... 

謝謝這幾天不論是來陪我、line我、跟我通電話或是來幫忙,甚至讓出保姆來我家幫忙的各位。

從一開始像隔了一層玻璃到現在,我最難過的部分是遺憾...

我跟我爸已經幾年沒見了,我的決定。
當時我在懷二寶,孕吐一路到七八個月,但是我爸唯一對幸福老人的念想就是女兒在身邊服侍他的一切,不論我有沒有能力或意願。

只要我還願意跟他有聯絡,他拒絕印佣、拒絕社工、希望我從北投開車到景美他家接他去林口洗腎再載他回來、叫我從北投開車過去只為了別人mail給他,他要把圖片印出來。
我常覺得被耍了,十萬火急的被叫過去,結果就是和他呆坐在客廳幾個小時,他聽不進我的,我也不懂他的。

星期天,走進好幾年沒進去的家門,我好難過。家裡很乾淨、輔助設施也做起來了,因為有了社工、有個居家照護清潔人員、洗腎也改到有接送還能幫忙準備餐點的洗腎中心,我難過的是... 只要我在,所有我和醫生的建議他都不接受,他努力把自己過得更糟,好讓我不斷去幫他修正。
我難過的是... 這幾天的回顧,其實我沒有任何一點空間可以讓事情變得不一樣。我爸的選擇沒有考慮過真實生活中的我,可是我還是希望能當他的好女兒,我還是希望他能覺得人生是美好的。而現在的我連他怎麼想的我都不知道...

爸爸的同學知道他走了也覺得很難過。他們口中我爸是樂觀而美好的,可是為什麼我看不到這樣的他...?為什麼我腦中的畫面都是咆哮、分開,隔許久再見面,開心、黏膩、壓迫、分開,緊急見面、開心、控制、使喚、拒絕、對抗...

我爸很愛我,可是他一直想盡辦法把我留在他定格的時空裡,直到我不能呼吸...

這幾天,我怎麼想都想不出辦法解這個題。甚至,我也在這個習題中讓楊先生幫我一起扛了,不論在錢或情感上。

這幾天,晚上我都好好的入睡,但每天起床時眼睛都腫腫的。我不記得我哭過,因為白天時我也是要與人談起,我才能一層層剝開我自己難過的是什麼...

昨晚我跟兩寶說到外公死掉了,星期三火化和花葬所以他們不用上學。晨晨說「是因為他老了生病了死掉,所以要燒掉,然後拿去種花嗎?」
我很驚訝他說的很自然,問他怎麼知道?
他說「因為妳也說妳老了死掉後要燒掉和種花啊!」

沒有家祭、沒有公祭、沒有念經。我用希望處理自己的方式,幫我爸處理最後一段路。

我愛他,雖然他似乎從來也收不到,因為他從來沒有看到他眼前已經長大的我。

2018年5月28日 星期一

教養二三事

     交作業時間!交作業時間!又到了交作業時間!!!把這些話重複五十次就到一千字了吧!(抱頭~

     可是,目前我的工作時薪只有400元,即使花兩個小時寫完心得寄出去都還是划算,所以還是認真寫吧!

     新思惟的教養系列滿有趣的,反映的是所謂高知識份子,或可說是高等受薪階級一整個世代的焦慮。參加的大多是在傳統教育中的贏家,卻也是目前因為被冠上一頂「醫德」大帽子而被道德騷擾最大的受害者。要逃走的沈沒成本太高,好不容易看著前輩從裂縫中找到了一些機會,誰不燃起了希望,希望透過學習與經驗分享,人人能有一片天?

     在這夾縫與拉扯中,孩子不單是希望,卻同時是我們質疑過往的媒介。過去自己在書桌前為了每增加一分多熬的時間、傳統教育中統一而不容質疑的價值觀念,對照著自己現在的生活,反思我們犧牲了什麼去交換而來這一切?每當對自己的生活感到無力的時候,誰又能開得了口跟孩子說「好好念書、好好考試,讀到頂尖的學校與科系,未來你的生活就無虞了」


     這次的主題,延續新思惟一貫的實在與實用原則,不打哈哈,不敷衍,不傳教,直接把現況與事實攤在檯面,透過演講、提問、中場休息包圍講者,讓大家可以看到不同的選擇、不同的可能。認清事實,才是最好的選擇的開始。


     對於自學,兩位講者都不是一開始就帶著崇高的理想(或幻想)就讓孩子直接自學,而是在孩子的學習動機與教育限制中,決定走另一條路試試看。這個部分對我來說很受用,因為我不擔心孩子跟不上學校的學習,而是擔心在這樣的學習過程中,我們拿什麼來換孩子的一致性。不能多也不能少的教育裡,我們教孩子獨立自主、跟別人合作、互助互利,還是因為高度同值化,所以只有在小地方打敗他人才能站上去?


     第二個部分是新行業,演講的部分我覺得不錯,如果孩子想走我們完全不了解的行業,或許我們不用拿過去的眼界限制未來的他們。真正有趣的部分是會後圍住講者時間,博恩提到他從美國回到臺灣體制教育內被限制要跟大家維持一樣進度不能超前,過去的我如果是博恩爸媽,我很可能會說一樣的話「數學會了,那就把省下來的時間讀其他科啊!你全部都學會了嗎?」但聽到他覺得自己被限制、被教笨了,有天賦卻不能盡情發揮、學習,那種感覺其實我曾經也有過,我真的希望小孩跟別人一樣嗎?不能落後,更不能超前?

    回到體制內,孩子去學校上學,但其實爸媽才是最重要的老師… 小子在抗議媽媽不陪睡了,心得只能未完待續。唉~媽媽的掙扎啊!